怎样在币安交易加密货币?一起入群交流,欢迎联系微信:BTCair

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逻辑

币圈资讯 btcwbo 565℃ 0评论

很多散户投资者一听到“风投”便会立刻在潜意识中想到一副高大上和高不可攀的形象。在传统领域,风投这样的机构投资者确实是高高在上的,在投资方面散户投资者难以和机构投资者相较,更不可能从机构投资者那里分到一杯羹。

然而在加密货币世界,却并不是如此,我们散户是完全有机会与风投一较高下的。圈内一些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是散户出身,但却在投资方面走在了风投的前面。但散户要从风投那里抢机会,就要仔细领会风投的思路和方法,了解风投可能在哪方面错过机会。

币安就是圈内顶流的风投。很多投资者一说起币安,首先想到的是它在交易所生态中的地位。其实币安不仅是圈内最大的交易所之一,也是圈内重量级的头部投资公司。在上一轮熊市中,币安投资支持的好些项目在刚刚过去的牛市中都斩获了相当丰厚的回报,比如Axie、Polygon等。

我最早开始比较系统地了解加密世界也是从阅读币安上交易的代币白皮书入手的。因此币安的投资动向和资讯信息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近期,负责币安风投部门的何一接受了媒体专访,谈到了币安投资的一些思路和理念。我觉得正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中的观点,并分享我读这类顶级风投的访谈时,关注和思考的一些问题。一般来说,我会带着下面这些问题去读他们的访谈:风投的思路是什么?这种思路的优劣是什么?它有可能错过什么机会?

这些被错过的机会中有没有可能有颠覆性机会?如果有可能有颠覆性机会,这些被错过的项目怎么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而不被掐死?在它们发展为燎原之势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散户有没有可能早于机构投资者发现并且抓住?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每个都有答案,但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原文链接见:https://cointelegraphcn.com/news/binance-labs-heyi在这篇文章中,关于风投公司在加密世界中所起的作用,何一谈到:1) Web 3项目不一定需要通过风投公司筹集资金,他们还不如直接发行代币并出售给用户。2)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公司与其提供钱,不如提供指导意见,这更有作用与价值。这些建议可以包括对技术、安全方面或者代币模式的指导。

对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1)Web 3项目对资金需求的特点Web 3项目在融资方面相比传统互联网项目没有那么强烈。这并不是说Web 3项目不需要大资金的资助,而是说对于为数不少的项目,来自风投的资金资助并不是它们成长的关键,甚至在它们成长的早期都未必显得那么重要。在我的经验里,加密世界中一般需要大资金资助的项目主要还是一些底层基础设施,而应用类的项目则未必需要大资金的资助。这个区别在刚过去的那一轮牛市表现得相当明显。

我们能看到不少顶流项目实际上早期并没有通过风投得到什么资金资助。这一点在NFT领域表现得极其明显:加密朋克、无聊猿、Artblocks等都是如此;在DeFi中,有YFI;在社交领域,最典型的有屎币。2)风投对项目方的帮助形式何一对加密世界中风投对项目方帮助的方式我是很认同的,这种帮助看上去更像是咨询和辅导的角色。但即便是这类帮助,在加密世界中真正能够享受到的项目也是少数。

而且这些项目之所以能得到风投的帮助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模式和运作风投能够看得懂。但对一些颠覆性的项目,它们的模式和运作在早期是相当出位,是很不容易被风投看懂的。在这种情况下,风投很有可能会错过它们。而这些被风投错过的项目中就有可能隐藏着明日之星。我上面举的那些例子就是这种典型。以上两方面都说明,机构投资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并且同样要和散户投资者面对类似的在认知方面的巨大挑战,甚至还会因为受制于自身的特点,有意无意漏掉巨大的机会。

如果一类项目不靠资金支持,又能快速成长,那它们靠的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关键靠的是社区,靠的是项目本身的特质激发出的社区能量,这种能量一旦释放能够快速地刺激项目的爆发。我相信未来,这样的项目仍然会涌现。而这类项目最有可能爆发的时机就是从熊市的末期到牛市早中期。上面举例的几个项目都是如此。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爆发?

我觉得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一方面,熊市末期、牛市早中期,人气开始在圈内迅速聚集,这使得项目有了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熊市的洗礼和沉淀,老玩家和创新者们逐渐找到了新的灵感,有了新的体悟,于是全新的创造性模式逐渐水到渠成。这样干柴逢烈火,一碰就燃,项目就能顺势急速地在社区中扩张、引爆。对我们散户而言,要找的就是这样的机会,而要找这样的机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社区。我们要在熊市中就一直保持对圈内各个社区的动向、发展的关注,尤其是对一些积极耕耘的项目方和老玩家的关注。“春江水暖鸭先知”,基本上圈内有任何动向,他们往往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断断续续分享过这方面的一些推特账号,建议大家可以从这些账号开始学习关注和观察。

今天我继续前一篇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对何一专访的读后感。何一对熊市投资表达了以下两个观点:1)“在熊市,我认为我们应该更积极地进行投资,但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2)“在投资行业内,跟风趋势很明显,许多基金担心他们可能会错过四年或五年的投资周期。我们的一些 LP 也建议投资更多的项目,投资速度加快。但我已经告诉他们别急”对第一点,我理解她想表达的意思是投资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而不是因为想要投资而漫无目的地投。

因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定位,投资者才能主动投资,才不会跟风、才能避免人云亦云、才能避开“羊群效应”、才能避免漫无目的地到处“撒钱”,结果最后一无所得。我在文章中曾经反复强调,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是相当有限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了解所有的赛道、包揽所有的项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显得特别重要。

而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那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领域,深入研究下去、一探到底,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当投资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后,他就必然知道这个领域的问题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方向可能在哪里,这样他必然就会自然而然沿着自己的思路去主动寻找项目、甚至主动创新。这就是我理解的“更积极地进行投资”。

前阵子在一系列答疑文章中,有不少读者留言提到过不少项目我没有回答,就是因为要么我不了解那些项目,要么那些项目就不是我主动投资的方向。因此,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积极主动地找合适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四处撒网。我最早投资Matic就是得益于2018年币安推出的IEO,并且一直持有到刚刚那轮牛市。但是IEO推出的诸多项目中,我投资的也仅仅只是极个别赛道和少数项目。现在再回想起来,我对此的感受更深刻。关于基金/风投,何一在访谈中明白表示他们跟风、他们害怕错过。其实较早读过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我一直以来对基金/风投都是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大多数基金/风投就是资金量大的散户而已。无论是在传统的投资领域还是在加密世界,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在二级市场,统统如此,概莫例外。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它们绝大多数照样遵循“羊群效应”、照样FOMO、照样不理性。

远的不说,近的我们看到了以三箭资本为首的血淋淋的案例。那么对此,作为散户的我们要从中注意什么呢?第一个要点就是:要长期投资一个项目,我们首要关注项目本身,而不是关注项目有什么资本做后台。就我自己而言,一向如此。我看项目首先看白皮书,看官网,看团队的表现、发言、行动力…总之我希望从团队展现的信息中发现蛛丝马迹,发现他们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发现他们是真的信仰还是假的信仰,是勾兑还是实打实的正品。

看完这些后,我才顺带看一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资本投资。当然我的这个观点有个前提:那就是长期投资一个项目。我也知道圈内有相当多的玩家特别擅于短炒、特别擅于根据资本的节奏快进快出。这样的玩家可能看一个项目首要看的是它有什么资本介入,然后能挖到资本进行价格操控的计划,然后根据这个计划抢在资本动作前下手。但我对此一窍不通,所以这个操作方法完全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第二个要点是:我们可以关注资本进场的时间点,找一个更好的价位入手自己看好的项目。

关于这一点,其实有很多话题可以展开。今天仅仅只说一点:资本本身有优势,但也有个很大的劣势:船大难掉头。我们会发现一些不错的项目资本是在牛市时进场投资的。而在熊市,这些项目的币价会跌到比资本买入的价格还要低。如果这时我们还看好项目,那真的可以大胆放心地定投了。总之,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观点:根本不要迷信所谓的资本、基金之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它们的劣势从他们那里抢筹码。

机构投资者比起散户投资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资金,因此如果投资对资金体量要求高的项目机构投资者就有散户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币安喜欢投资的项目的特点,何一总结了下面几点:第一类是那些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第二类项目是那些运行各种区块链应用的项目。第三类是那些提供区块链相关服务以支持行业更好发展的项目,如数据安全。

这些特点中,第一类和第三类基本上都可以归为基础设施类项目。这类项目一般都是开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需要长期人力和物力的持续投入。因此这类项目要起步和发展需要资金的长期和大规模支持。在现在无法进行大规模1CO的环境下,这类项目恐怕只有找机构投资者资助。另外这类项目还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商业模式和逻辑非常清晰、直接。

理解它们不需要跳跃性思维和想象力。比如基础设施类中的公链项目、去中心化存储、第二层扩展等等;提供区块链服务中的区块链数据挖掘公司和安全公司等。它们的模式不需要细讲,听名字都听得出来是干什么的,场景在哪里,潜在需求有多大等。对这类项目,我就不建议散户投资者们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和机构投资者竞争了,而是可以多关注项目方或者机构投资者们的公告及新闻。当发现这类项目时,及时了解一下项目信息,觉得自己喜欢这类项目,就可以在熊市的时候看是否有机会入手。一个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看看币安最新又新上了什么项目,如果项目是自己喜欢的,整体环境又是低迷的熊市,那就定投吧。

不过我自己对这类项目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小,因为:首先它们已经被机构投资者刮过一层油水了;再者因为它们的模式很容易懂,所以你懂、我懂、大家都懂,那看好它们前景的投资者自然而然就会多。所以只要一上线,它们的价格普遍都会比较高,这多多少少就预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涨幅。因此对这类项目,除非我看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会投以外,我认为比较一般的都不大投了,因为投一些普通项目的收益未必赶得上以太坊,或者即便多于以太坊,差别也不是那么大。

我们散户真正的机会也就是可以抢先机构投资者入手的我认为是何一谈到的第二点——-“那些运行各种区块链应用的项目”。这类项目也是我现在主要关注的。对这一点,我们先看看何一是怎么详细描述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出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比如那些采用 P2E 或 M2E 模式的项目。我们正在密切关注那些带有创新用例的产品。

对于这些项目,我们会问一些类似于你会问 Web2 公司的问题: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或难题?有什么创新之处?这些都是我们会问的典型问题。”大家注意这几个词:商业模式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或难题、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类思路其实是非常传统的看问题的方式,也是惯用的商业思路。它对不对?当然对,但它适合那种延续性创新的项目,不适合那种跳跃性创新的项目。所谓延续性创新就是它能和当下的商业模式连续并且贯通。这类创新的思路只要一解释,大家立刻就会明白。所谓跳跃性创新就是它完全是另起炉灶,与当下的商业环境根本脱节,但它代表的是未来、是一种新的趋势、一个新的赛道。

这类创新的思路一说,绝大部分人不仅不明白,还会立刻骂一句:传销、诈骗。我们看几个老生常谈的项目:屎币、加密朋克、无聊猿、Artblocks。大家不妨问问自己:屎币有什么商业模式?加密朋克解决了什么问题?无聊猿有什么创新之处?坦率地说,我相信至今仍然有很多投资者回答不了上面这几个问题,即便能回答,我相信大家的答案也都莫衷一是。它们有商业模式吗?有些有,有些其实没有,因为有些根本就不是商业性项目,其直接意义根本不在商业方面,其商业价值是其它价值衍生出来的。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当然解决了,但是它们解决的问题根本不是从商业逻辑去思考的,而是从社会层面、价值观层面去思考的。

它们有没有创新之处?有,但它们的创新属于跳跃性的创新,属于跨越层级的创新。绝大多数投资者在第一眼根本无法洞察它们的创新之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过,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在加密世界看项目都会持续遇到认知上的挑战。大家在这一点上完全处于同一起跑线,谁都没有优势。上面这几个项目就是典型的挑战认知的项目,而且也是典型的机构投资者集体踩空的项目。

我们继续往前追溯还会发现以太坊、比特币在早期都是这样的项目。这类项目才是散户投资者最大的红利,也是最适合思维极度跳跃的投资者以小博大的项目。所以我特别看重也特别希望散户投资者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要培养自己对异端的包容、要尝试敢于否定自己的既有认知。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END-

【发布或转载文章仅为区块链传播更有价值的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内容与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咨询均为网站收集而来,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更正。】

转载请注明:比特币区块链时代 » 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逻辑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